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基础研究

  • 柯萨奇病毒B3细胞毒性T细胞候选抗原表位的鉴定与分析

    邓辉雄;李雁嫘;张恒瑶;朱家承;王革非;李蕊;

    目的:筛选柯萨奇病毒B3 (Coxsackievirus B3,CVB3)中可被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高效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开发针对CVB3及其他肠道病毒的广谱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免疫表位数据库(Immune Epitope Database,IEDB)及NetMHCpan EL 4.1算法预测CVB3的CTL候选表位;针对HLA-A*02:01限制性表位,通过AlphaFold 2.3.2模拟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复合物结构,分析表位保守性及交叉免疫潜力;利用T2细胞结合实验验证候选表位与HLA-A*02:01的亲和力。结果:共鉴定71个潜在CTL表位,筛选出6个HLA-A*02:01高亲和力表位(评分>0.9)。体外实验证实其中5个表位(CTL1~5)可显著诱导HLA-A*02:01表达(P<0.05),而CTL6无结合活性。保守性分析显示,CTL1~6表位在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肠道病毒中高度保守,提示其交叉保护潜力。结论:鉴定了CVB3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为开发针对CVB3及其他肠道病毒的广谱疫苗提供了关键靶点。

    2025年02期 v.38;No.1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临床研究

  •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特征及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刘静梅;张庆英;杨洪霞;郑淑端;谢锦芝;江卫芝;

    目的:分析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探讨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29例重型TBI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类型及病原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总体感染率为50.5%(166/329),其中单一感染137例(41.6%),以肺部感染为主(36.8%,121/329);混合感染29例(8.8%),以肺部合并颅内感染最常见(3.3%,11/329)。共分离病原菌220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1.8%(158/22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1.4%)和铜绿假单胞菌(20.9%);革兰氏阳性菌占17.3%(38/2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9%)为主;真菌占10.9%(24/220),主要为白色念珠菌(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OR=4.129,95%CI:2.255~7.561)、喂养不耐受(OR=2.060,95%CI:1.186~3.577)和机械通气时间(OR=1.002,95%CI:1.001~1.004)是重型TBI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重型TBI患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气管切开、喂养不耐受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可能增加重型TBI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

    2025年02期 v.38;No.130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轻量立体3D补片与免固定补片对腹股沟疝患者疝修补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宋世凯;周心奇;徐锋;

    目的:探讨轻量立体3D补片与免固定补片对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疼痛、炎症反应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106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的补片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3D补片组(n=55)采用轻量立体3D补片,免固定组(n=51)采用免固定补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炎症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D补片组和免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免固定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3D补片组[分别为(7.64±1.08) mg/L vs.(8.12±1.22) mg/L,(3.41±0.62) pg/mL vs.(3.85±0.77) pg/mL,均P<0.05]。免固定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低于3D补片组(2.0%vs. 14.5%,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量立体3D补片与免固定补片均能有效减轻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疼痛。采用免固定补片能够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

    2025年02期 v.38;No.13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老年人接种COVID-19疫苗后血栓形成性别差异的系统评价

    裴哲勋;孔沐灵;贝璐;张一帆;梁丕人;曾小耘;

    目的:系统评价≥60岁老年人接种COVID-19疫苗后血栓形成的性别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有关接种COVID-19疫苗后血栓形成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7例接种COVID-19疫苗后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8例,年龄为66 (62,75)岁;女性59例,年龄为68 (62,7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糖尿病的占比高于女性(36.2%vs. 17.6%,P=0.030)。ChAdOx1 nCoV-19疫苗是最常用的接种剂型,且女性接种这种疫苗的占比高于男性(47.5%vs. 29.3%,P=0.044),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7.6%vs. 8.9%,P=0.010)。女性患者多发部位血栓形成占比高于男性(40.7%vs. 17.2%,P=0.005)。在临床治疗策略(如抗凝、免疫调节)和最终结局(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性别差异。结论:需加强对老年女性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血栓事件监测。

    2025年02期 v.38;No.13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抑瘤素M单独及联合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

    张冬丹;朱少美;孟岳;

    目的:探讨血清抑瘤素M (oncostatin M,OSM)及其联合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y,ASCA)、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标志物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纳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11月收治的100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75例[男性56例,女性19例;年龄为(30±11)岁],溃疡性结肠炎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为(34±11)岁],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为(33±11)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OSM、ASCA (IgG/IgA)、pANCA(IgG)及IL-6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及组合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OSM单项检测诊断IBD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0 (95%CI:0.858~0.942),最佳截断值64.92 pg/mL时,灵敏度85%,特异度87%。联合诊断模型中,五项联合(ASCA IgG+OSM+IL-6+ASCA IgA+pANCA IgG)诊断效能最优,AUC达0.984 (95%CI:0.969~0.999),灵敏度93%,特异度96%。结论:血清OSM对IBD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ASCA、pANCA及IL-6检测可提升诊断准确性,提示多指标联合检测策略在IBD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2025年02期 v.38;No.13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黄月婷;时雪芬;黄惠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预防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博罗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及其产妇资料。病例组为107例确诊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按1∶2比例随机抽取214例非窒息新生儿。比较两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8 885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107/8 8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超重(OR=3.146,95%CI:2.363~7.978)、早产(OR=2.176,95%CI:1.629~3.631)、母亲文化程度≤初中(OR=2.318,95%CI:1.335~3.675)、妊娠糖尿病(OR=1.921,95%CI:1.388~3.245)、羊水异常(OR=3.028,95%CI:2.021~5.307)、胎膜早破(OR=3.313,95%CI:2.605~6.333)与新生儿窒息风险增加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需加强对低教育水平、孕期超重及存在产科并发症(包括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胎膜早破)孕妇群体的监护,以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2025年02期 v.38;No.13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 三元联动模式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佩珠;林黎明;张敏鸿;许鑫敏;杜丽;

    目的:探讨基于三元联动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并采用隐藏分配方案的方式,以确保研究的公正性和随机性。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三元联动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住院费用、≥3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1周,观察组康复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生活质量评分在出院时及出院1周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8,P=0.01)。结论:基于三元联动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2期 v.38;No.130 94-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宏基因捕获法二代测序技术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

    黄珊珠;朱红军;黄裔腾;

    目的:探讨宏基因捕获法(metagenomics capture,MetaCAP)二代测序技术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122例肺部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标本,并行MetaCAP检测和传统病原学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病原体阳性率、不同类型病原体的检出率以及混合感染检出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MetaCAP总体阳性检出率为89.3%(109/122),显著高于传统培养的39.3%(48/122)(P<0.05)。在各类病原体检测中,MetaCAP均展现出显著优势:细菌(80.3%vs. 35.2%)、真菌(27.9%vs. 4.9%)、结核分枝杆菌(8.2%vs. 0%)及病毒(59.8%vs. 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在混合感染检测方面,MetaCAP检出率66.1%(72/109)的三重及以上混合感染,而传统培养均为阴性。结论:MetaCAP二代测序技术可显著提高肺部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尤其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及混合感染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2025年02期 v.38;No.13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调查研究

  • 汕头市中小学教师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知信行现况及干预研究

    冯飞;杨岚茜;贯力文;顾倩菲;黄燕虹;

    目的:探讨汕头市中小学教师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并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教师知信行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三阶段混合研究方法设计。第一阶段(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3—6月随机抽取汕头市491名教师,进行阅读障碍知信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信行得分的相关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知信行变量间的关系。第二阶段(干预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从第一阶段参与者中选取两所学校共70名教师作为干预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综合干预。第三阶段(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从完成干预的教师中选取10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现况调查显示教师阅读障碍总体知晓率为74.9%,态度持有率>90.0%,行为持有率77.0%~94.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参加过系统学习的教师知识得分较高(β=5.268);年长教师和参加过系统学习的教师(β=2.292)行为得分更高;非主科教师行为得分显著低于语文教师(β=-2.259)。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表明:知识对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543),态度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58)。干预后教师的知信行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提高(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学校与社会对阅读障碍儿童的关注不足”“教师群体具备积极的干预意愿”“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是关键”三大主题。结论:汕头市中小学教师对阅读障碍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但干预意愿强烈。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教师的知信行水平,建议重点关注非主科教师和年轻教师。

    2025年02期 v.38;No.130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 连云港市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梅林;朱洁;陈绪;张腾;孟茜;江世文;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3年10—11月对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及灌云县伊山中心卫生院产检的孕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分娩方式选择分为阴道分娩组(n=330)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组(剖宫产组,n=94),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决策过程、医学认知水平及医疗评价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有效率94.2%)。阴道分娩占77.8%(330例),剖宫产占22.2%(9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无剖宫产史(OR=0.009,95%CI:0.002~0.032)、经产妇(OR=0.150,95%CI:0.046~0.484)、对医务人员建议接受度高(OR=0.017,95%CI:0.001~0.316)及医疗评价较高(OR=0.673,95%CI:0.475~0.954)的孕妇更倾向于阴道分娩;而决策时间为孕28周以上(OR=2.237,95%CI:1.049~4.771)及主要决策者为配偶(OR=2.049,95%CI:1.039~4.040)的孕妇更倾向于剖宫产。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选择与产次、剖宫产史、决策时间、医疗建议接受度、医疗评价及主要决策者密切相关。

    2025年02期 v.38;No.130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 潮汕地区特色饮食模式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的关联研究

    胡伟民;林英杰;谭志宇;曹锦涛;林伊婷;俞晶;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与特色饮食的关联,为区域特异性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23年7月—2024年6月纳入潮汕地区3家医疗机构的1 496例受试者。依据《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执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同步开展包含潮汕特色饮食指标的标准化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筛选相关因素,并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Hp总体感染率为27.9%(418/1 4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摄入手工丸子4~5次(OR=2.004,95%CI:1.196~3.357)、腌制菜4~5次(OR=1.945,95%CI:1.076~3.515)及饮酒(OR=2.170,95%CI:1.045~4.506)是Hp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潮汕地区3家医疗机构受试者的Hp感染率较低,食用手工丸子、腌制菜及饮酒可能与Hp感染相关。

    2025年02期 v.38;No.130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综述

  • 新辅助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进展

    许晓玲;尹玉花;苏泽耿;徐翔;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早期患者可单纯行手术治疗,但对于晚期患者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推荐采用多模式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但同时对机体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增加了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难度。本综述就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对机体的影响,术前评估、营养状态评估、手术时机选择、麻醉方式与药物选择、术中麻醉管理以及术后镇痛管理等进展作出归纳总结。

    2025年02期 v.38;No.13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自噬活性变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丁梓鹏;朱燕娜;丁晓惠;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自噬在DCM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关于DCM心肌自噬活性变化及相关分子机制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自噬在DCM中的作用、自噬活性的调节因素、涉及的信号通路,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等方面,旨在为深入理解DCM的发病机制,并为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130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1宗旨《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9月,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以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旨在促进医学信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2栏目本刊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综述等栏目。3来稿要求(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图表简明,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025年02期 v.38;No.130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 下载本期数据